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10-28
離心機氧含量氮氣保護系統通過“實時監測-智能判斷-精準調節-動態反饋”的閉環控制機制,將機內氧含量穩定控制在安全閾值(通常≤5%,視物料特性調整),防止因氧含量過高引發燃爆風險(如處理易燃易爆物料時),或影響敏感樣品(如易氧化生物樣本)的穩定性,為離心機安全運行提供核心保障。一、閉環控制核心環節:四步協同實現精準控氧實時監測:氧含量數據采集系統內置高精度氧傳感器(如電化學傳感器、激光傳感器),安裝于離心機腔體排氣口或關鍵監測點,實時采集機內氧含量數據(采樣頻率1-5次/秒)。...
10-27
氣體預處理系統作為氣體分析、工業生產等領域的關鍵支撐環節,正經歷從粗放處理向精細管控的深刻變革,這一轉變不僅提升了氣體品質穩定性,更推動了相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傳統粗放式氣體預處理系統存在明顯短板。在處理環節上,多采用單一過濾、簡單降溫等基礎手段,難以應對復雜工況下的氣體凈化需求。例如,在工業廢氣分析場景中,粗放系統無法有效去除氣體中的油霧、微小顆粒及腐蝕性雜質,不僅影響后續分析儀器的檢測精度,還會縮短設備使用壽命,增加運維成本。同時,粗放系統缺乏精準的參數調控能力,處理后的...
10-20
插入式分析儀作為過程工業中實時監測介質成分的關鍵設備,其選型直接影響測量精度與運行穩定性。需圍繞測量需求適配、工況環境匹配、性能指標把控三大核心要素科學選型,確保設備與應用場景精準契合。一、測量需求適配:明確核心監測目標首先需精準界定測量需求,包括監測組分、量程范圍與精度要求。針對不同行業場景差異化選擇:如化工行業需監測有毒有害氣體(如H?S、Cl?)時,優先選用電化學或激光吸收式原理分析儀,確保檢出限低至0.1ppm;水質監測場景需分析COD、氨氮等參數時,應選擇光學法或電...
10-16
天然氣分析系統的安全措施需緊扣其“易燃易爆”“部分含毒(如硫化氫)”的核心風險,覆蓋“采樣-分析-尾氣”全流程,通過硬件防護、操作規范和應急準備三重維度,阻斷泄漏、爆炸與中毒風險。一、采樣環節:源頭防泄漏與防中毒1.防泄漏設計:采樣管路選用316L不銹鋼等耐腐蝕材質,接頭采用焊接或雙卡套連接,杜絕螺紋連接(易因振動松動);采樣閥用防爆型,且安裝在通風區,避免燃氣積聚。2.含硫防護:若分析含硫化氫氣樣,管路需加活性炭脫硫裝置,操作人員佩戴防毒面具,同時攜帶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儀(報...
10-16
煙氣在線監測系統(CEMS)的技術規范涵蓋了安裝、調試、驗收、運行維護、數據采集與處理等多個方面,以下是具體的技術規范要點:一、安裝與調試規范安裝位置采樣點應優先選擇在垂直管段和煙道負壓區域,距彎頭、閥門、變徑管下游方向不小于4倍煙道直徑,上游方向不小于2倍煙道直徑(HJ/T75-2007)。采樣點需避開渦流區或死角,確保樣氣代表性。采樣探頭插入深度至少為煙道直徑的1/3,且不小于0.5米。采樣系統采用全程高溫伴熱采樣(溫度≥120℃,且高于煙氣露點溫度10℃以上),防止冷凝...
10-15
在線氧含量分析儀(測量范圍0.1ppm~100%O?,精度±0.1%~±2%)是工業過程中監控氣體安全性、產品質量的關鍵設備,故障多集中在“測量不準、顯示/報警異常、數據傳輸中斷”三類。需結合其核心結構(傳感器、采樣系統、信號處理模塊)與使用場景,通過“現象對應-原因排查-精準解決”流程,快速恢復設備功能,避免因氧含量誤判引發安全事故(如可燃氣體環境氧超標燃爆)。一、測量不準:核心功能失效的主要場景測量不準表現為“實測值與標準值偏差超±...
10-11
空分在線分析系統主要監測原料空氣純度(如CO?、H?O)、產品氣純度(如O?≥99.6%、N?≤10ppmO?)及工藝氣組分(如氬餾分),其可靠性失效易導致產品不合格、裝置停車(如CO?凍結堵塞換熱器)。提升可靠性需圍繞“減少故障誘因、強化質控能力、優化運維機制”展開,具體實踐如下:一、源頭優化:適配空分場景的系統設計1.分析單元選型適配工藝特性針對空分裝置低溫(-196℃)、高壓(0.5-3MPa)、高純度要求,優先選擇耐惡劣環境的分析設備:原料空氣CO?/H?O監測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