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在線分析系統用于實時監測煤氣中CO、CO?、H?、O?等關鍵成分濃度,為工業爐窯燃燒優化、安全防爆提供數據支撐。其安裝調試需適配煤氣管道高溫(≤200℃)、含粉塵與焦油的復雜工況,同時滿足“采樣精準、分析及時、數據可靠”要求,需嚴格遵循規范流程,避免因安裝不當導致檢測偏差或安全風險。
一、安裝環節:適配工況選點與系統搭建
采樣點選址與預處理裝置安裝
采樣點需避開煤氣管道彎頭、閥門(避免局部渦流導致采樣不均),選擇管道直線段(距上游管件≥5倍管徑、下游≥3倍管徑),且安裝高度便于維護。針對煤氣含塵、含焦油特性,需在采樣點后串聯預處理裝置:先通過旋風分離器去除大顆粒粉塵(粒徑>10μm),再經精密過濾器(過濾精度0.5μm)攔截細塵與焦油,最后通過冷卻器將煤氣溫度降至40℃以下(避免高溫損壞分析模塊),預處理裝置需傾斜安裝(坡度≥5°),便于排污。
分析單元與管線安裝
分析單元(如紅外分析儀、熱導分析儀)需安裝在室內通風干燥處(溫度15-30℃,濕度≤70%),遠離強電磁設備(如變頻器、電機),避免干擾檢測信號。采樣管線選用耐腐蝕不銹鋼管(管徑Φ6-10mm),長度控制在10m以內(減少氣體傳輸延遲),管線需全程伴熱保溫(溫度50-80℃,防止煤氣中水分冷凝堵塞管線),且采用“低進高出”走向,避免積液。同時,在采樣管線末端安裝放空閥,便于調試時吹掃管路。

二、調試環節:分步驟校準與性能驗證
調試前先進行氣密性檢查:關閉分析單元進氣閥,向采樣管線通入0.1MPa壓縮空氣,用肥皂水涂抹管線接頭、閥門(無氣泡產生為合格);檢漏后開啟放空閥,通入氮氣(純度≥99.999%)吹掃管路30分鐘,清除管道內殘留粉塵、油污,避免污染分析模塊。
零點與量程校準
零點校準:向分析系統通入零點氣(如純氮氣,對應成分濃度為0),待讀數穩定后,在系統軟件中執行“零點校準”,確保各成分檢測值歸零(誤差≤±0.1%FS);
量程校準:通入已知濃度的標準氣(如含CO 10%、CO?20%的混合標準氣),待讀數穩定后,執行“量程校準”,使檢測值與標準氣濃度偏差≤±2%FS,校準后需重復2-3次,確保數據重復性。
動態性能驗證
模擬實際工況測試:將采樣管線接入煤氣管道,開啟系統連續運行24小時,記錄各成分濃度變化曲線(如CO濃度從8%升至12%),觀察系統響應時間(從濃度變化到檢測值更新≤10秒),同時對比人工采樣分析結果(偏差≤±3%),驗證系統動態監測準確性。若響應延遲過長,需檢查采樣管線是否堵塞、預處理裝置流量是否適配(通常采樣流量500-1000mL/min)。
三、安全與維護注意事項
安裝調試時需佩戴防毒面具、防靜電服,煤氣管道動火作業需辦理動火證,現場配備CO檢測儀(濃度>30ppm時立即撤離);
調試后需設置報警閾值(如O?濃度>2%時觸發聲光報警),并聯動排風裝置,確保安全;
建立日常維護計劃:每日檢查預處理裝置排污情況,每周清潔過濾器濾芯,每月進行一次零點校準,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煤氣在線分析系統的安裝調試需兼顧“工況適配性”與“檢測精準性”,通過科學選點、規范安裝、分步校準,確保系統能實時準確監測煤氣成分,為工業生產安全與效率優化提供可靠數據支撐。